全球首例!清華長庚肝膽胰中心成功開展“微納刀”肝癌消融臨床試驗
近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中心成功開展全球首例局麻下的“微納刀”肝癌消融臨床試驗,該手術由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院士團隊實施。
本次治療病例為57歲男性,臨床診斷肝內膽管細胞癌局部轉移,侵犯肝門伴梗阻性黃疸,主病灶45mm×36mm,已行雙側PTBD(經皮經肝膽管穿刺引流術)減黃處理。由于病灶位于肝門部,緊鄰左側門靜脈及膽囊,這里密布肝動脈、門靜脈和膽管等重要脈管結構,無法進行手術切除根治,也不適合各種冷/熱消融治療。董家鴻牽頭肝膽胰中心多學科討論后決定,為患者進行具有脈管保護優勢的“微納刀”消融治療。
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行局部麻醉,在B超聯合CT引導下使用“微納刀”通過單針對病灶區進行消融,消融過程歷時15分鐘。術中未使用任何肌松劑,也沒有采用氣管麻醉,患者始終處于清醒狀態,可與醫生交流。脈沖施加過程中未見肌肉有明顯收縮反應,患者也無明顯的疼痛的感覺,術后即刻增強CT復查發現,腫瘤病灶區在影像學上已顯示全部消融,鄰近膽管、血管未見損傷。隨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術中術后生命體征平穩、未發現不良反應。
術后查房
不可逆電穿孔消融技術(IRE)通過瞬時高功率的脈沖電場誘導細胞膜產生不可恢復穿孔,進而導致細胞凋亡,可實現消融腫瘤的同時保留腫瘤周圍的重要管道結構(血管、膽管和神經)完整性,無熱沉效應且在消融區不會有血管周圍腫瘤細胞殘留。“微納刀”技術由重慶大學姚陳果教授團隊自主創新研發,目前,該技術是最新的一代IRE技術,集成前兩代微秒脈沖電穿孔技術(傳統IRE)、高頻復合脈沖電場電穿孔技術(HF-IRE)優勢,并克服了麻醉要求高、肌肉收縮強、布針難、范圍小等問題,使得IRE腫瘤消融治療患者更安全,醫生操作更便捷。
我院手術團隊運用“微納刀”以及最新研發的單針消融技術,首次實現了IRE技術從“全麻”到“局麻”的跨越,極大地降低了手術操作難度,縮短了整體治療時間,實現了肝癌局部消融患者受益最大化。這是董家鴻以“清除病灶,保護肝臟,控制損傷”為核心的精準外科治療理念的體現,也標志著我院肝膽胰中心團隊也掌握了乏血供型肝癌的最新局部治療手段,推動我國肝癌微創精準治療技術走入世界前沿。